时间长河里,记录着两艘军舰跨越时空的瞩望——
江西南昌,退役的南昌舰驻泊于赣江西岸水面。如今,炮声、硝烟已随风远去,悄悄拍打舰身的江水低声吟唱,歌颂着她过往的辉煌。
千里之外的远海大洋,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现役的南昌舰扬帆启航、蹈海踏浪,远航白令海,战巡太平洋,逐梦人民海军挺进深蓝的新航程。
这一望,荣光传承。新一代海军南昌舰组建以来,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赓续英雄薪火,开创人民海军史上多个第一。2023年,南昌舰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2024年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南昌舰党委“时代楷模”称号。
传承:血脉赓续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光荣传统,努力锻造听党指挥、政治过硬的海上劲旅。”习近平主席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的殷殷嘱托,为人民海军指明了前行航向。
翻开人民海军战舰“家谱”,“南昌”是个写满忠诚和荣耀的名字。南昌是英雄城,是人民军队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以英雄城命名,彰显着一艘军舰的光荣和使命。第一代南昌舰于1949年加入人民海军,接受毛泽东主席视察并获题词。第二代南昌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051型导弹驱逐舰,1982年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入列不到两年即担任编队指挥舰执行战备巡逻,圆满完成演习演练、奥运安保等80余项重大任务。第三代南昌舰组建于2017年6月,2020年1月入列,光荣接受习近平主席检阅,参与执行航母编队战备训练等10余项重大任务,是海军新质作战力量的典型代表,是征战远海大洋的国之重器。
101,是我国首艘驱逐舰的舷号,今天,用在了新一代南昌舰上。2014年12月,我国开工建造人民海军有史以来同类舰艇中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055型驱逐舰。以“南昌”为名,以“101”为号,寄托着人民海军乘风破浪、挺进远海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舰员商再立的一首小诗《我和我的战舰》,吐露着南昌舰官兵的心声:“101舰作为旗舰首舰、承载荣誉荣光,祖国为我命名第一,我用第一回报祖国。”
“英雄城、英雄舰、英雄兵,第一枪、第一舰、第一人”,18个烫金大字镶嵌在南昌舰主通道,格外引人注目。南昌舰承载了英雄的名字,就要承载英雄的历史和责任。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最根本的是把坚决听党指挥的灵魂传承好。“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南昌舰党委深刻领悟习主席对人民海军的重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官兵把强军思想蕴含的理学懂、把理论对接实践的路打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
图为出海训练的南昌舰。 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供图
“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穿部队性格养成、文化耕植、价值塑造的全过程。”南昌舰党委书记祁伟光说。从入列到受阅、到完成全训,南昌舰官兵的每一步,都在思想的引领下、精神的烛照下坚定迈进。舰员胡嘉豪,就是在传承精神、争当第一的目标激励下成长起来的。登舰之初,繁重的任务、陌生的专业、严格的管理,让胡嘉豪内心出现落差,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舰员一度感到信心不足。随着对南昌舰历史的深入了解,特别是每次走过主通道,18个大字都会让他想起自己入伍的初心。胡嘉豪的观念不断发生转变,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英雄舰的一员,肩负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我是南昌人,来自英雄城。与南昌舰为伴越久,对英雄舰的精神体会越深。”胡嘉豪说。他暗下决心,“在战场上,我愿做南昌舰射向敌人的最后一枚炮弹!”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再大的困难都有决心克服。胡嘉豪挑夜灯啃书本、摸装备练操作,精心维护保养弹药,定时定点查库房温湿度,确保装备设备始终处在最佳状态。某次出国参加联合演习,胡嘉豪担负主炮首次射击任务,打出了出国参演的“开门红”,也完成了作为新舰员的“成人礼”。
曾经,南昌舰创造历史;今天,南昌舰续写辉煌。南昌舰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三代南昌舰参加的战斗、获得的荣誉、英雄的事迹,犹如海上屹立的灯塔,鼓舞着官兵们前后紧随,为之趋赴、为之奋斗。
“原支队战士李定山在随舰执行巡逻任务时,舰艇突然发生发电机飞车险情,他奋不顾身,第一时间用胸口堵住涡轮增压的进气口,憋死发动机,保护了装备。”都晓辉被战友李定山的事迹感染,把他当作自己的榜样。2021年,都晓辉随舰赴某海域开展实战化演训任务。途中,他突然发现燃气轮机的机箱装体玻璃壁上出现一层油雾,立即进行深入检查,终于在数百个部件中找出管路连接处的裂缝。燃气轮机是舰艇动力系统的核心装备之一,被称为“战舰心脏”。燃机在工作的高温状态下,一旦油气泄漏,极易发生爆燃。必须尽快堵住缝隙,保住燃机!都晓辉不顾管壁的高温,一把攥住漏点,堵住正在喷溅的油气,为后续抢修赢得宝贵时间。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红色传统在南昌舰官兵身上传承和发扬。
新时代的英雄战舰,呼唤新时代的英雄水兵。一群平均年龄20多岁的青年官兵,在南昌舰上勇担时代使命、把祖国和人民护在身后。驾驶战舰驰骋大洋的徐文茜,22岁时就成长为南昌舰首批女操舵兵;“00后”战士边显亮,对海实弹射击首发试射即命中,赢得满堂彩;对空作战的青年突击队,在某次实弹演练中弹无虚发、创造新的纪录……英雄城的精神传承、英雄舰的历史接力、英雄兵的责任担当,不断书写在南昌舰勇闯深蓝大洋的航迹中。
今天,新一代南昌舰已跨越南北40多个纬度,航行10万余海里,开拓了一道道骄人的航迹,树立起中国海军深蓝征程上的一个个里程碑。
创新:劈波斩浪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要“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创新潜力,为海军转型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海军装备科技密集,必须不断向新领域发力、靠新力量支撑、用新技术赋能。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引进的千吨级别07型驱逐舰“四大金刚”,到如今我国自主研制的055型“万吨大驱”南昌舰,我国海军驱逐舰实现了作战系统高度集成、武器系统升级换代、吨位体量翻倍跃升。
装备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先进装备发挥力量,离不开应用和训练的创新。
新一代南昌舰集合了大口径主炮、最新型副炮、新型垂直发射系统等前沿军事科技。舰上仅电缆就有几百公里长,成捆的电缆每根都连接着不同的设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战舰具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对舰员而言,意味着熟练操控战舰需要极强的专业素养。组建之初,官兵们初遇科技含量高、操作系统复杂的新装备,“脑袋突然转得很慢”、“一些部件粗看像认识的,仔细一看又不同”。一时间,大家感到深切的“本领恐慌”,以往接舰只要顺着线路摸几遍就能基本掌握操作要领,而面对部件数量大幅增多、规格千差万别、集成化更加高端的南昌舰,许多老水兵也陷入“摸几遍也摸不着头脑”的困境。
宁让人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在这场驾驭前沿装备的大考中,时任南昌舰党委书记陈维工在图纸上写下的答题思路,正是战舰的舷号“101”:“一手擎起英雄传承的火把,一手锚定一流标杆的方向,我们从‘0’开始!”一场人装重融、系统重构、能力重塑的战斗打响了。舰和人初见,彼此都很陌生。新的武器装备尚未与任何作战部队磨合过,没有给队伍开展训练和实战的现成教材资料、训练大纲、战斗部署表。要迅速达到人舰合一,全体官兵从头摸索,在装备优化、集成训练等方面大胆创新。舰党委班子成员分头带领官兵下舱室、顺管路,学专业、画图纸,摸遍了全舰几百个舱室,理清了密密麻麻的线缆,绘制了数千套系统原理图,研提了近千条装备优化建议。用10个月的时间,官兵们完成若干个系统数百项装备试验,整理形成单兵训练手册等百余套成果,编制作战指导手册等几十项建设规范,填补了055型舰训练大纲空白,为同型舰接装组训确立教范,创造了“一年试装入列、一年形成战斗力、一年建功大洋”的骄人战绩。
新一代战舰造就新一代海军人才。在南昌舰入列后首次实射导弹、首次参加带实战背景的演习任务时,舰上对空作战部门的老兵们刚刚退伍,接棒的是一群新兵。他们面对的是对空领域的“头号难题”,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射流程操作、应急情况处置等一系列动作,发射防空导弹,拦截来自多个方向的移动高速靶机。面对挑战极大的演习任务,年轻的舰员们专攻精研,围绕导弹作战原理、发控流程及口令协同、战位配合反复模拟演练,练到连睡觉做梦都是“发射”的指令。经过夜以继日的训练,演习当天,他们成功完成对数批目标有效拦截,实现对空抗击发发命中,用出色的成绩证明了自己无愧为南昌舰舰员。组建以来,新一代南昌舰先后有50余人荣立三等功,20多名军官成长为舰艇主官或赴机关院校任职,为兄弟舰艇输送班长以上骨干近百名。南昌舰成为军事人才的试验田、种子舰。
战舰在塑造水兵,水兵也在塑造战舰。新一代南昌舰是我国055型驱逐舰首舰,贵在首,难在首,也成在首。设备列装,他们清零隐患苗头、改进内部架构、攻克技术难关;武备试航,他们摸清装备性能、试出装备底数、掌握看家本领;装备保养,他们创新保养模式、精算耗材用量、探索考评办法;整备出征,他们搏击惊涛骇浪、震慑强敌滋扰、淬炼战斗素养,拿到了通往战场的“准入证”。某次演训活动中,一架“敌”机低空突袭。很快,变幻莫测的航迹被南昌舰雷达捕获,然而,屏幕上突然雪花闪烁,“敌”机踪影全无。面对突发特情,部门长立即指挥人员采取抗干扰策略,雷达兵飞快敲击键盘调整雷达参数、优化操作模式。一套组合拳打出,“敌”机被死死锁定。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腾空跃起,成功命中目标!一项新战法在南昌舰得到验证。
图为2023年10月,南昌舰官兵举行仪式,迎接南昌舰入列当天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 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供图
在一次次探索创新中抢抓机遇,在一次次转型跨越中激流勇进。新一代南昌舰组建以来,参加了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作为水面舰艇“排头兵”迎接统帅的检阅;在中外联演的某海域,火力四射、纵横驰骋;穿过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在南海、日本海留下足迹,圆满完成中俄“海上联合—2021”、“东方—2022”演习等重大任务,被广大网友亲切称为“劳模舰”。
胜战:向海图强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这是历史留下的刻骨铭心的教训。75年来,人民海军向海图强、向难攻坚。海军指战员们深知,海风从未休止、浪潮依旧汹涌。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南部战区海军时强调,要“提高及时妥善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人民海军坚定灵活开展海上军事斗争提供了坚强领导和科学指引。
“南昌舰舰员只有两种状态:战斗和准备战斗。”南昌舰党委始终把全时待战、随时能战作为硬标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第一个任务进行时、第二个任务准备中、第三个任务计划内”。舰党委用“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警示激励官兵,开展“思战有几分、敢战差什么、能战会多少、胜战行不行”大讨论,建立军事考核数据库、舰艇通道“英雄榜”,一人一账挤水分,一招一式去虚功,一事一策严作风,紧盯作战任务、紧盯敌情对手、紧盯未来海战,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出航即出征、训练即战斗。在一次次探索中,他们聚焦深度融入航母编队作战体系中的重难点问题集智攻关,深入探索典型作战编组小体系融入大体系作战模式;在一次次任务里,他们牵头开展编队联合火力打击、舰机联合反潜、“有人+无人”协同对抗等科目研练……南昌舰全体官兵勇挑备战重担,积极融入海上作战体系,提升指挥协同、联合对抗和体系攻防等协同作战能力,成为航母编队当之无愧的“带刀护卫”。
舰员贾晓军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10多个装满海水的透明塑料瓶。自南昌舰入列以来,每逢执行重大任务、航经重要海区,舰党委都组织“大洋取水”活动,在任务结束后发放给每名舰员。一瓶瓶海水,详细标记着取水的时间和海域,记录着南昌舰“走南闯北”的深蓝航迹,也珍藏着每名舰员搏击风浪的深刻记忆。
某次远海实战部署研练中,南昌舰作为编队“哨舰”前出,直面外军航母编队。清晨6时,突然,两艘外舰先后大角度转向,直向编队冲来。面对突发态势,舰党委在驾驶室紧急碰头,当机立断,命令值更官向外舰喊话:“我是中国海军101舰,请与我保持安全距离,并告知你方意图。”多次喊话,但外舰未予回应。“两进八。”时任舰长下令加速!很快,战舰从12节加速至20多节,不断缩小与外舰距离。“我们甚至可以看清对方舰艇甲板上人员活动的情况。”时任舰副政委回忆道,“对手不时紧急变速变向,做出一系列动作进行试探,都被我们坚决挡了回去。”南昌舰的果断前进,一举击破了外舰通过南昌舰舰艏穿越编队的意图,迫使两艘外舰转向。
衡量一艘战舰的现代化水平,不是靠导弹的装载量,而要看对作战体系的贡献量。南昌舰党委认为,现代战争不是看单舰的实力,而要看体系的综合比拼。某次南昌舰航经某重要海峡,因地理位置特殊,官兵加强警戒,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水下威胁。晚上7时许,官兵们从声呐的众多回波点中发现了异常。他们及时确定噪声方向,迅速分析判断,发现了疑似外军潜艇并立即上报编队指挥所,为指挥所及时作出研判和应对提供了关键情报,为整个编队安全行进防范和化解了重大风险。
南昌舰始终奋战在远洋一线,多次与外军舰机海上交锋。面对外军舰机抵近穿航、演练慑压、挑衅滋扰,南昌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与对手一线博弈、体系对抗,成功化解外军飞机超低空飞行、炮艇近距放飞无人机、潜艇抵近侦察等特情险情,彰显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斗争决心和信心。
“战友,也许明天凯旋的队伍里缺少了我,但我死而无憾。”舰员王琨琪的手抄本上,写着这样感人的话。贴近实战的训练检验、艰苦严格的环境磨炼、急难险重的任务淬炼,磨砺了南昌舰官兵的战斗精神。2022年的一天,南昌舰正专心筹备即将到来的一次重要演训任务。就在任务前夕,舰员倪玉卓确诊患甲状腺恶性肿瘤。“训练就是实战,我不能临阵缺席。”为了确保完成演训任务,倪玉卓手术后不久即申请归队,迅速投入战法攻关。演训期间,他冷静应对、沉着指挥,鼓舞了全舰的士气和斗志。在两个实际使用武器的科目中,南昌舰作为编队指挥舰首个出战,均成功击毁靶标。以冲锋陷阵的精神投入每一次演训,以视死如归的决心投入每一次任务,南昌舰官兵在面对强大对手和严峻形势时,践行了“以生命赴使命,用军旗护党旗”的铮铮誓言。
奋进深蓝大洋、守卫祖国人民,是人民海军到达一个目标又迈向下一个目标的接力远征。75年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舰艇,见证着人民海军的成长与辉煌;更远的征程、更大的目标,延续着人民海军的光荣与梦想。汹涌澎湃的海洋上,承载红色精神的南昌舰,正以创新乘风破浪、以胜战逐浪前行,朝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