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政策法规

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1-02-04 15:27:37  点击数:1275 次  【打印此页】  【关闭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 号)以及《吉林省人民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任务分工的通知》(吉政协调办〔2019〕47 号)《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吉市监信字〔2019〕230号)有关要求,为全面推进我市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深度融和,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四平市人民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加快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覆盖。在全市范围内,不分行业和所有制类型,对所有企业均应按照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级分类。

      ——坚持科学规范。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务必做到客观准确、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场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领域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提高市场监管的精准性。

      ——坚持协同推进。全面推进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效能,提升社会共治水平。

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

      (三)企业信息归集。本意见所称企业信息归集是指通过吉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吉林)及吉林省地方协同监管平台依法归集的企业信息。主要包括: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企业登记注册备案、动产抵押登记、 股权出质登记、知识产权出质登记、商标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抽查检查结果,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统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企业统计年报除外)等,其他行政部门按照要求提供的企业场地场所信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相关信息。

      (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指标。用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内容:

       1.监管事项清单,含各部门、各地区监管事项的基本目录清单,以及监管事项检查实施清单;

       2.监管对象基础信息,含行政相对人基础信息、特种设备 基础信息、特定产品基础信息、场地场所信息等;

       3.监管对象行政许可信息;

       4.监管行为信息,含行政检查行为信息、行政处罚行为信息、行政强制行为信息等;

       5.监管事项投诉举报信息;

       6.“双随机、一公开”计划信息;

       7.各部门、各地区收集到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含海关信息、税务信息、司法涉诉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年报信息、 社保公积金信息、金融借贷信息、被政府部门认定为失信等;

       8.第三方平台收集到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和涉及企业的互联网舆情信息。

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指标实行动态管理。

      (五)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等级。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依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结果,将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分为 A、B、C、D、E 等五类。其中,A 级为最低信用风险级别,信用风险评价得分较高,信用状况较好。以此类推,E 级为最高信用风险级别,信用风险评价得分较低,信用状况较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由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自动生成,并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适时自动调整。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等级不对外公布,仅作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实施市场监管的参考依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的除外。

       三、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

      (六)实施差别化监管。全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等级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考量因素,针对企业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分类,实施差别化监管,进一步优化行政监管机制。

       对 A 级企业,选用最低抽查比例,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对 B 级企业,适当降低抽查比例,督促企业整改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失信行为。

       对 C 级企业,保持常规抽查比例,加强日常大数据监测。

       对 D 级企业,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发现问题要及时责令其改正,并在抽查检查过程中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对 E 级企业,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必要时应实现全面覆盖,依法依规实行严管严查,并纳入失信联合惩戒范围。

      (七)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状况,建立符合本地工作实际的科学管理机制。

       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实行守信激励。一是在企业登记方面,为企业提供相对便利的登记环境,对凡不涉及人身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在办理相关登记业务时,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存在关键性材料缺失或实质性问题错误,在不影响登记或许可效力,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前提下,经申请人做出按期补正的书面承诺后,审批登记机关可先予办理相关审批登记,并实施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完善相关材料,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措施。二是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授予荣誉称号。三是支持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申报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四是在市场监管方面,实行相对宽松监管,简化监管方式,适当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被随机抽中的,依法可实行书面检查。五是开展专项整治时一般不列为检查对象,但明确纳入整治范围的除外。六是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应依法加强行政指导或依法予以警告,并督促其进行整改,一般不予行政处罚。

       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行失信惩戒。一是在企业登记方面,采取审慎审查制度,对企业所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严格核实。二是原则上不得为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申报劳动模范等出具信用合规证明。三是原则上不得向有关部门推荐授予荣誉称号。四是在市场监管方面,实行重点检查或重点监管,提高监管频率,列为重点监测对象,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被随机抽中的,必须依法实行实地检查。五是开展专项整治时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六是在监管中发现存在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警告,督促企业改正,并责令作出诚信承诺,若发现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应视情节依法从重处罚。

       四、推进联动机制建设

     (八)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与社会共治相联动。应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和信用监管领域专家学者的作用,支持鼓励参与企业 信用风险分类监管,逐步推进社会共治。


                                                                                                                           



                                                                                      2020月11月18日


返回上一级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信用报告
合同备案
信用管理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